• APP

    手机扫一扫下载
    好妞妞官方

    找产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机 更多资讯

产品
帮您找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转型还是淘汰 我国乳企前进新道路已在眼前

来源:中国食品饮料招商网 食品饮料新闻资讯 | 2018-06-23 09:18:27 By 小芳 阅读(546)
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 四川盼中盼食品有限公司 益可滋(青岛)饮品有限 北京顶养科技发展有限责
西安冰峰饮料股份有限公 泰州市施恩食品有限公司 佛山市懋源食品饮料有限 湖南国飙贸易有限责任公
衡水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河北天天乳业集团有限公 济源市鑫源饮品有限公司 山东养生冠食品有限公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质生活人们更加追求有质感的人生,在饮食上更加不能忽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我国乳企近些年的发展吧。“乳品行业的这些企业一批批地没了,又一批批地新建起来,这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回忆三十六年的从业经历,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感慨到, 不能紧跟行业脉搏发展、不能创新的企业会被淘汰出局。饲养区要转移、产品构要转型。面对乳品市场饱和现状,我国乳企前进的新道路已呈现在眼前。

牛奶

谈及乳企40年间的变迁,“数量减少,规模增大”是一大特点。2007年,中国的乳制品企业近1600家,截至目前,规模以上企业不超过650家。由于以前的企业规模很小,技术装备水平差,所以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被自然淘汰了,而保留下来的企业和新企业都在向大规模企业发展,这导致了我国乳企数量在减少。

从企业单日供应液体奶体量的增长情况看,1978年,北京、上海生产的消毒牛奶(鲜奶、低温奶)分别大约在80吨、130吨左右。到了2016年,以北京三元等几个生产低温奶的企业估算,北京市场每天的液体奶供应达到250吨,上海大约在540吨左右。

2000年后,我国乳制品增长速度放缓,增幅很少超过10%,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状态。面对市场饱和现状,乳企在奶源的发展、基地的分布、产品的结构等方面都应思索如何改变。对此他提出,一是奶区饲养区域向销区转移,二是产品结构转移,即从做奶粉向做液态奶转移。

“过去我们草原乳业都是做奶粉的,现在奶粉做不了了,应该向液态奶转移。城市乳业,因为受到奶源的限制,它的生产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我觉得应该向外缘发展,可以向农区、牧区发展然后把产品运到城市。”宋昆冈这样解释。

对标全球,由于饮食习惯与外国消费者存在差异,我国乳和乳制品的消费量和国际上差距仍然很大,固体乳制品大量依靠进口,产品结构亟待优化。

按照国际统计数据,世界人均牛奶消费量超过100公斤,我国只有30公斤左右,只能达到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相关,我国乳品在品种方面与国际也有差距。以干酪为例,国外干酪的生产可以达到牛奶使用的40%以上,但中国更习惯喝牛奶,因此生产干酪很少,这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我们现在的产品结构都是满足老百姓喝奶,在吃的方面比较少,比如干酪,奶油,还有一些作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这部分主要是依靠进口,还有大批奶粉,用于食品加工,奶糖、巧克力、面包、饼干、冷饮,生产婴儿粉用的基粉有些是从国外进口的。我们应该优化我们的产品结构,增加市场需求量大的一些产品生产。”宋昆冈说。

另外,乳制品的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而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的最主要因素是高昂的原料成本。宋昆冈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我国牛奶价格超过国外至少三分之一,一般牛奶的收购价格在每公斤三块到三块五左右,而国外是两块到两块五左右,差了一块钱,这拉高了产品的成本。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转型还是淘汰,我国乳企前进新道路已在眼前,相信未来乳饮料在我国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行业分类:饮料 | 核心内容:我国乳企
好妞妞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