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机扫一扫下载
    好妞妞官方

    找产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机 更多资讯

产品
帮您找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机构 > 新闻中心 > 权威机构新闻 > 正文

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问题浅析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陈君石

来源:妞妞网 食品饮料行业机构 | By 在路上 2014-02-25 11:48:32 浏览(803)

婴幼儿奶粉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牵挂的对象。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问题的社会关注度不断升级,日前竟然上了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并以国务院名义对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做出了全面和具体的要求和部署,明确提出以药品的管理办法管理婴幼儿奶粉。这对于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国人的消费信心,应该是一种“正能量”.然而,我却听到一种议论(尽管是少数),“政府如此重视,不正好说明我国产品有问题吗?”联想到数月前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公布的中、外婴幼儿配方奶粉抽样检测结果,非但没有能为国产配方奶粉加分,反而引起了消费者的许多疑问。这是老百姓对我国奶制品不信任的表现。要改变当前广大消费者的这种心态,唯一的办法是增加透明度,公正和客观地分析现状。要充分相信,只要把情况摆清楚,老百姓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是否低于国际/国外标准?

回答是否定的,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不低于国际和国外标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务院就要求卫生部组织修订原有的乳品标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卫生部于2010年颁布了一套新的国家乳品标准,共66个,作为强制性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和《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即一般称为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覆盖了适用于0-36个月龄婴幼儿的产品。无论是宏量营养素(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是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规定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或美国、欧盟、澳新标准基本相同。同时,对于微生物、黄曲霉毒素、重金属等安全指标也有严格规定。在我国标准的起草过程中,标准制定专家和人员参考和总结了各国的资料,并充分进行了风险评估,结合中国婴儿营养状况,同时考虑了中国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以及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基础上,力求符合中国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应该说,与过去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相比,质量和安全的要求都有很大提高,与国际乳品标准基本接轨。(详见韩军花博士文:不是标准惹的祸--从香港奶粉“限购令”谈起)

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执行标准和政府监督执法现状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质检总局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进行了严格的整顿,提高了颁发生产许可证的门槛。在获准生产这类产品的120多家企业中,由于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对国家标准的执行力度也不尽相同。尽管与其他食品行业相比,此类企业的规模和水平较高,但是中小企业在执行标准中或多或少有些漏洞是难免的。对于用鲜奶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而没有自己奶场的企业,原料奶的质量和安全性的控制难度较大。美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消费量比我国大得多,但美国只有4个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鉴于这种情况,国务院要求中提出的“鼓励支持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实为一项治本措施。

我国政府部门对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在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抽样、检测力度可谓世界之最(我曾多次因此而被“拍砖”)。再加上2010年开始的每年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曾发现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汞含量异常等事故(并已及时纠正)。应该说,最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机构改革,取消了分段管理,减少了可能的监管漏洞,溯源和监管效力都有提高。

但是,也不得不指出我国的监管模式仍然是过多地依靠抽样、检测,而不是以国际通行的过程监管为主。尽管政府派有驻厂监督员,也没有真正实施过程监管。在机构改革的基础上,转变监管模式是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水平的关键措施。

与其他食品加工行业的兼并、淘汰趋势相反,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因为都看到了这块大蛋糕。政府应该严格控制新企业的申请、控制新建工厂的立项,梳理现有企业生产规模和原料配套是否匹配。凡是用鲜奶生产的,必须要有与婴幼儿配方奶粉产量配套的可靠奶源,如果不相匹配,相关部门可对其进行清理整顿。

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和安全的薄弱环节

为了贯彻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提升我国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水平,必须正视当前的一些薄弱环节。与国外生产的同类产品相比,我国的主要名牌企业的产品在配方设计、生产设备和工艺、产品包装等方面均不逊色。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有差距,特别是鲜奶质量和科学管理的投入和水平。

最近,我国几家主要名牌乳品企业,都已基本实现了由自己的奶牛场供应生鲜奶的做法,取消了从散户或收奶站收购生鲜奶。这是一大进步,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生鲜奶的质量和安全性。然而,由于乳品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急剧扩张,对于远离总部的规模较小的奶牛场的管理,如饲料、鲜奶的管理,就是一个可能的薄弱环节。而其他一些依赖于收奶站供应生鲜奶的中小型乳品企业,则仍存在较大风险。尽管政府再三强调对收奶站的监管,但由于数量太多,力不能及。

与国外知名乳品企业相比,我国乳品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投入和管理水平上有较大差距。一是由于认识不足,缺乏长远观点;二是怕增加成本,竞争不利。这个问题不是行政命令能够解决的,只有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学习先进经验,逐步提高认识,才能有所改变。国外企业的产品也会出问题,但是他们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强。

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吃吗?

尽管我国的乳品企业和产品与国外名牌有差距,政府监管水平也有待提高,但是,国产婴幼儿奶粉在质量安全指标和营养指标上与进口乳粉没有明显差异,是完全可以吃的。应该看到,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乳品企业和政府都做了很大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国产婴幼儿奶粉的合格率,稳定地高于其他类食品,近几年来没有发生过因为食用国产婴幼儿奶粉而发生有害健康的事件。至于偶然发生的产品安全问题(如汞含量异常等),一些国家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时有发生,如美国美赞臣等奶粉的阪崎氏肠杆菌污染、森永奶粉砒霜污染、欧盟奶粉二恶英事件等。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产婴幼儿奶粉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营养价值相当、价格低廉,尤其是大企业的产品。当然,作为消费者,如果不在乎价格贵贱,选择国外产品也无可厚非。但是,现在由于对国内产品丧失信心,而到境外采购国外产品,则没有必要。

结语

最后,我还是要说食品安全问题全世界都有,美国和欧洲还发生由于蔬菜和牛肉污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而引起大规模的食源性疾病发生。我国确实有不少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我们日常所吃的食品基本上是安全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是政府监管的第一号重点,质量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正确的风险交流对于逐步树立消费者的信心至关重要。

--来源: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FIC)www.chinafic.org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FIC)www.chinafic.org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所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核心内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好妞妞微官网